叉车轮胎磨损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甚至对操作安全性造成影响。轮胎适时换位、选用合适的胎纹、日常勤维护、定期检查胎压、及时修补并且勤挖胎纹中的石子、异物等,都是延长轮胎寿命的重要因素。
加强对轮胎的维护,做到“三勤”(即勤查气压、勤挖石子、勤塞小洞)。要按规定气压给叉车轮胎充气,在冷态及一定载荷下定期检查和调整轮胎气压,至少每月一次;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较高,如发现胎温过高应适当增加停歇次数,避免强烈阳光直射轮胎,宜将叉车停放在阴凉处,不得采用泼冷水降温或放气降压;冬季露天长时间停放时,应在轮胎下面垫上木板,起步时不可立即加速,待轮胎变热后再转入正常行驶。
拉高底盘的维护质量,及时进行车轮定位的检查和校正,确保前束和外倾角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轮辋是否有开裂、变形和明显腐蚀处,如有则应及时修理或换配优质轮辋,确保轮辋与轮胎匹配;及时按规定加注润滑脂并调整轮毂轴承、横拉杆球节、主销衬套间隙至设计值;保持轮胎的平衡,如不平衡则应对车轮进行动平衡试验;经常进行气门嘴排气检查,以确定轮胎内是否已经进油,一旦发现胎内进油,应立即拆下轮胎清洗,同时检查气封;冬季换胎时将轮胎置于温室内使胎品恢复弹性,装入轮辋时在胎口涂抹皂液,以防损伤胎口。
叉车轮胎胎面出现锯齿状磨损的主要原因是前轮定位调整不当或前悬挂系统位置失常、球头松旷等,使正常滚动的聚氨酯车轮发生滑动或行驶中车轮定位不断变动。叉车轮胎个别部位出现斑秃形磨损的原因是轮胎平衡性差。当不平衡的车轮高速转动时,个别部位受力大,磨损加快,同时操纵性能变差。若在行驶中发现某一个特定速度方向有轻微抖动时,就应该对车轮进行平衡,以防出现斑秃形磨损。叉车个别轮胎磨损量大,个别车轮的悬挂系统失常、支承件弯曲或个别车轮不平衡,都会造成轮胎早期磨损。出现这种情况后,应检查磨损严重车轮的定位情况、独立悬挂弹簧和减震器的工作情况,同时应缩短车轮换位周期。
叉车搬运或作业的速度与轮胎的负载力是相关的。轮胎的负载与气压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负载过高就类同于低气压,会引起轮胎损坏,经常在超负荷下使用,轮胎的使用寿命会减少20%~50%。同时,错误的装载方式也会造成轮胎负载不均匀,影响个别轮胎负载过高寿命降低。高速行驶时需保持一定车距,避免不必要或经常地制动,减少对轮胎的损害。同时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要注意轮胎的花纹深度,接近磨平的轮胎因为和路面的摩擦减少制动距离长,不要高速行驶。
叉车轮胎出现磨损或爆裂现象后,需要及时更换,合理更换叉车轮胎做法如下:将叉车停放在平坦、硬实的路面上,关闭发动机,使叉车处于空载状态。叉子下降到地面,用停车制动装置止住车轮,如更换转向轮胎,将千斤顶支撑在后桥后部托架中央,如更换驱动轮胎,将千斤顶支撑在车架前部侧面位置,用千斤顶稍稍顶起叉车,使轮胎与地面仍有接触;先旋开固定充气管的螺栓,取下夹子,然后松开轮毂螺母。用千斤顶将车完全支起,旋下轮毂螺母,将轮胎拆下。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安装轮毂螺母时,紧固力矩必须达到规定值。
叉车轮胎的装配:叉车轮胎必须装配在规定的车型和轮辋上,安装和拆卸轮胎要用专门的工具和器械,严禁硬撬、硬砸。同一车轴,应装配相同品牌、规格、结构、花纹和层级的轮胎。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不能混装。装配有向花纹轮胎时应使轮胎的旋转方向标志与车行驶方向一致。
轮胎的选用与叉车性能是紧密关联的,有人以为用宽胎更换原车胎更安全,但在发动机和叉车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改用过宽的轮胎会使轮胎的抓地力不够,在潮湿路面行驶便可能打滑反而不安全,因此对轮胎的质量和选用万万不可轻视。